#考研政治#2019考研政治答案及真题解析

图片[1]-#考研政治#2019考研政治答案及真题解析-夏末浅笑

2019考研政治答案及真题解析
新东方在线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正义者同盟
C.工人国际 D.共产国际
【参考答案】A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正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加入之前的组织,它的本质是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而不是一个政党。选项C工人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选项D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由列宁于1919~1943年创建并领导,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参考答案】A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适应了它所处环境的产物。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这一个论断的核心在于中介,但是在题目之中找不到能够充当中介作用的成分。“橘逾淮为枳”是比较了橘与枳这两个事物的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中介。选项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这句话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普遍联系的意思,但是“橘逾淮为枳”主要凸显的是橘与枳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选项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这句论断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橘逾淮为枳”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橘与枳的变化过程。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参考答案】A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这对冲突之中上层建筑完全属于社会意识方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选项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是依靠人不断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在实践之中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得到解决。这对矛盾一方面更加突出地指涉生产力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无法解答马克思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矛盾”部分。选项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这对冲突中包含了社会意识方面,与马克思原意不符。
4.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参考答案】B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错项辨析】选项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商品本身的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选项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也可以说,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形式。选项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不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另一种描述方式,一般来说它们之间构成一种数量级上的相关关系,而非对立的矛盾关系。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A.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答案】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
【错项辨析】选项A、B、D均与题意无关。
6.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勢新任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人民安全 D.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参考答案】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
【错项辨析】选项A不符合题意,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选项B和选项D都是国家安全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
7.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是
A.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本领 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C.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D.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参考答案】B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
【错项辨析】选项A和选项C均与题意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8.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建立新型土地承包关系
C.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D.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参考答案】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也是根本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错项辨析】选项A、B、C都属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要求之一。
9.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 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C.触及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参考答案】A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和选项C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选项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参考答案】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
【错项辨析】选项A和选项B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选项D与题意无关。
1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不赞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 B.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斗争 D.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参考答案】B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错项辨析】选项A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这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一致的。选项C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选项D虽然共产国际希望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但中共中央确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主要还是出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的考虑。
12.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发表了《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其中写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结束国共内战 B.商讨联合抗日
C.寻求外国援助 D.争取和平民主
【参考答案】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庆谈判。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这一行动证明,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错项辨析】选项A此时尚未爆发全国性内战。选项B,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已经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选项
C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寻求美国的援助是国民党的方针,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目的。
13.2018 年9月10日,中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
A.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 B.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C.把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任务 D.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根本任务
【参考答案】B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错项辨析】选项A和选项D,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紧迫任务,不符合题意,予以排除。选项
C,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举措之一,不符合提议,予以排除。
14.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
A.实现自我价值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因 B.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人的认同
C人生社会价值可以代替自我价值 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答案】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完美体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如不能实现服务他人的社会价值就没有意义,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错项辨析】选项A,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因此不符合题意,予以排除。选项B,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因此不符合题意,予以排除。选项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不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错误,予以排除。
201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
A.如何增加进口、消除逆差、管控分歧
B.如何增加出口、降低关税、管控分歧
C.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
D.如何加强合作、加征关税、管控分歧
【参考答案】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
【错项辨析】选项A、B、D均无此提法。
2018年4月27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思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晤。本次两国首脑会晤最重要的成果是共同签署并发表了
A.《<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
B.《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C.《北南共同宣言》
D.《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
【参考答案】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2018年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韩朝边境板门店“和平之家”举行首脑会谈后签署《为实现半岛和平、繁荣和统一的板门店宣言》的联合声明。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错项辨析】选项A不符合题意,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2018年9月19日在平壤签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作为《9月平壤共同宣言》的附属协议,韩朝双方当天还签署了《〈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选项B不符合题意,2007年10月4日,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平壤,与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发表《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选项C不符合题意,2000年6月15日,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平壤,与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签署《北南共同宣言》。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参考答案】B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由于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而由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构想当前尚不实际存在的事物,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D。
【错项辨析】选项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这个论断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在分析世界本原时,按照能够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划分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和以人的意识、意志为主要内容的意识世界。信息显然是属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选项C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物质的定义就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全部事物,那么物理世界作为物质世界的一个主要部分,不可能不具备客观实在性。
18.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AB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就是说可能会因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原因,在价值尺度上招致失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认识真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当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领域的时候,往往有可能导致和人们预想不同的效
果,所以这时科学技术也可能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19.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A.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参考答案】AB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错项辨析】选项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这个论断错误。银行资本家与从事直接生产的资本家一样瓜分到平均利润,并不会低于平均利润。甚至,在金融垄断发生时,银行资本家可能通过其垄断地位获取远高于其他资本家的垄断金融利润。
2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其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
D.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参考答案】AB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因为: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错项辨析】选项C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论断错误。任何社会形态所具有的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稳定性。
21.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A.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C.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D.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答案】A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一方面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而不是教条式地理解它;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所以要理解在不同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实践之上,所以它延续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错项辨析】选项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论断错误。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上的,它是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之后的必然结果。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依据是
A.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我国仍然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
C.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的变化
【参考答案】AB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错项辨析】选项D不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发生变化,不可能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的变化。
2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 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这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
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B.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D.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
【参考答案】AB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错项辨析】选项D表述错误,国有经济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
24.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A.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B.好的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D.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备国家治理能力就一定越强
【参考答案】AB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结合在一起,把两者当作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错项辨析】选项D表述错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又不能把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同起来,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就越强。
25.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应在坚持“一国” 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
A.把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B.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机结合起来
C.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有机结合起来
D.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AB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在
“一国”的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要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错项辨析】选项C不符合题意,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有机结合起来并有没有体现“一国”与“两制”的关系。
26.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C.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参考答案】AB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
27.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毛泽东确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
A.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B.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
C.易于部队筹粮筹款 D.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参考答案】AB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927年9月9 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基于井冈山地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易于部队筹粮筹款等优势,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并于10月7 日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28.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AB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由此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错项辨析】选项D不符合题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29.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指出:“我国农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当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B.农村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
C.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D.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参考答案】AC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AC:我国的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二是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都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
【错项辨析】选项B,不符合题意,1950-1953年春,农村的土地改革就已经完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1984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从1985年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二步提上日程。第二步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0.2018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参考答案】A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是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因此,正确选项是ACD。
【错项辨析】选项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是习总书记提出的 “五个坚持”,即“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予以排除。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这是因为法制和德治
A.发挥作用方式不同 B.调整范围不同
C.所处地位不同 D.实现途径不同
【参考答案】A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法治与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首先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不同,其次法治和德治的作用不同,第三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不同,最后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错项辨析】选项B,属于道德和法律这两种行为规范的不同之处,故排除。
32.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其基本要求是
A.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
B.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
C.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
D.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态势
【参考答案】AB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33.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0月
25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与其进行了会晤、会谈。中日双方就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其他国际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取得务实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有
A.双方一致确认将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
B.签署了中日两国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
C.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D.双方一致同意将2019年作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
【参考答案】ABCD
【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选项A和选项D,2018年10月26日,李克强同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李克强表示,我们愿同日方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基础上,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行稳致远。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对中日关系的高层引领,在更高层次开展务实合作,将明年作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以相继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选项B,201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选项
C,2018年10月26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见证下,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与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推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 材料2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战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
(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分)
34.【参考答案】(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能是作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的社会实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实践的结果与实践之前的认识和预想相符合,那么,之前的认识就得到了证实,成为真理性的认识;相反,就是谬误性的认识。
(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总会带来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我们也总是会面对新的主客观条件。由于这些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会发展,也会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之中重新验证之前获得的真理。在这样的认识发展之中,我们的理论也会发展,所以会带来新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所以,实践没有止境,时代不断发展,那么理论创新也不会有止境。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深圳故事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提出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建议,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区一声炮响,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大幕。特区建立前,深圳还只是一个仅有两条小巷和一条200米长小街的小渔村;今天的深圳,已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间”。如果把视线聚焦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多,深圳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五年来,深圳扎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在高质量发展中发力,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百姓福祉稳步改善,城市文明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特质更加凸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圳依然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起源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地,深圳故事连着中国故事,深圳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7亿多人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把改革开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4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8年4月10日、5月21日)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首站即到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深圳,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宣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时隔近6年,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0月再次南下广东,他考察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他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分)
(2)如何理解进入新时代必须“以改革开放眼光看待改革开放”?(5分)
【参考答案】(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这充分证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2)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改革开放始终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动力源泉。同时,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最重要的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材料2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什么给新中国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和前进的方向?
(2)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明了什么?(5分)
【参考答案】(1)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开始走近、理解、接受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这些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2)近代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经历了艰难的道路选择与探索,结果只是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近代化,并未使中国摆脱“东亚病夫”的厄运。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理想已经实现,中国人民“强起来”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9月30日,在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向天安门广场人们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着13亿多人民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镶嵌的8幅革命历史浮雕,镌刻了从虎门销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一纪念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凝聚了无数先烈的铁骨精魂,更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忘历史,砥砺奋进的民族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社会上质疑英雄烈士、歪曲历史的现象和行为不时出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在社会各界不断的呼声中,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被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
英雄烈士保护法生效一个月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下发通知要求依法惩处侵害英雄烈士权益、形象等违法行为;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县查处抹黑英雄烈士等英雄烈士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各主要互联网文化单位纷纷采取措施清理违规信息、视频和账号;多地检察机关针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等问题依法启动诉讼程序。
“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我们,今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网友真挚的话语道出了人们对英雄烈士的敬意和爱戴。
从设立烈士纪念日“立大德于社会”,到缅怀英雄烈士仪式“扬大义于国家”,再到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布大信于天下”,一系列致敬英烈、崇尚英雄的国家行动,筑起了民族复兴征程的闪亮灯塔。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8 年4月6日),《人民日报》(2018年6月13 日、10月1日等)
(1)如何理解英雄烈士的事迹体现民族精神?
(2)从法律的社会作用角度说明为什么用法律保护英雄烈士?
【参考答案】(1)革命英烈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成果之一,即革命道德。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首先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最后有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社会作用,由于这种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保障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进而可以对合法行为加以保护,违法行为加以制裁。因为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一旦实施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以法律的名义保护英烈,能够更好地强制人们去履行相应的义务。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中国相继举办了四大主场外交活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悉数出席并作重要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主场外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一大亮点,已成为全新的“中国名片”。
坚持开放共赢 共创美好未来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让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面向未来,习近平为各国携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明确了路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协商、共担责任;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敬畏自然、珍爱地球。
弘扬“上海精神” 增添时代内涵
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在青岛举行,习近平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灵魂和共同财富,必须加以坚持和弘扬,习近平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为“上海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赋予上合组织新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呼吁各方齐心协力构建命运共同体,经各方协商一致,“确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8国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中非携手同心 共同促进发展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对中非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做出清晰概括: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习近平提出要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在中非合作计划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人大行动”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指明了行动路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
扩大对外开放 机遇世界共享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习近平在题为《共同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习近平同时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中国在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方面加大进一步开放的力
度,与世界各国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6月11日、9月4日、11月6
日)
(1)为什么说“主场外交已成为全新的‘中国名片’”?(4分)
(2)中国主场外交贯穿着怎样的对外关系理念?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哪些智慧答案?(6分)
【参考答案】(1)中国举办系列主场外交,把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转化为相应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的国际贡献和国际声誉更加平衡,中国开始更多地影响世界格局。中国大力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建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着力构建开放、创新、联动型世界经济,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断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推广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开启全新征程,主场外交已成为全新的“中国名片”。
(2)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公正、民主的世界;坚持同各国深化合作,既利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回馈世界,提倡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 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尊重和维护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与各国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倡不同文明间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开放包容的精神。
2019考研政治答案及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均有新东方在线老师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及原文地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